自2022年口罩事件结束之后,心理学的作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渐剧增,然而不少机构或个人却打着“心理学”(伪心理学)的旗号在市场上招摇撞骗,坑骗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员,尤其部分机构赚得盆满钵满,而有的人学完伪心理学之后,要么误入歧途,要么对心理学失去了兴趣与热爱。
我们也来说说伪心理学吧。一说到伪心理学,很多人都会想到街头算命、星座运势。小曼在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。
小曼一次走在路上,突然听到路边有人猛地叫:“诶!说你呢。”
我一回头,看到地上蹲着一个中年男子。
很明显是个算命先生。
他接着说:“对,就是说你呢。”
我虎躯一震,有种说不出的感觉。
还好我身边的小伙伴拉了我一下,
这让我暂时回过神来,
但是有种奇怪的感觉,
久久不能散去。
明明知道那是假的,但还是会相信,
那么多人路过,为什么不叫别人偏偏叫我,
难道我就是天选之人?
从此逆天改命,出任CEO,迎娶白富美,走向人生巅峰!
说不定真有某种神秘的力量?
还有一次,在开封一个寺庙中游览,能免费看手相,感觉好奇,就玩了一把。
易经研读者,手相大师,看了看我的手相,“平时要好好与父母相处。”
???小曼一脸黑人问号
我爸妈是要怎么了吗,还是我没太关心他们呢?似乎我对他们的关心确实不够。
紧接着大师说,“要不要捐两百块给他们祈个福,难得来一次,不容易。”
可小曼我…是真的没带现金…还好他没有说支持微信支付宝。
不过那个之前拉我不要相信算命的同学说他的手相,被好几个手相大师看过,都说这是几经波折,最后有很大成就的手相,只是努力才能得到,不努力就会失之交臂。好像这次他还蛮相信的。
类似的事情总是让我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。
信与不信似乎全在自己。
比如星座,相信的人,会查找自己的运势,
与伴侣的匹配,解读自己的灵数,
并去了解与之相关的塔罗牌、风水、相术等等。
而不相信的人则嗤之以鼻,或者淡淡地一笑,
觉得信不信其实无所谓。
伪心理学打假:
算命,星座备受人们信任的背后,运用的便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巴纳姆效应。
巴纳姆效应:
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、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,当人们用一些普通、含糊不清、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,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,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。
网络上很多的测试都会有这样的成分。比如,有自尊心,不喜欢别人指手画脚,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,当这个词被用来形容我们的时候,很容易就觉得它说得没错。
这个解释很简单,每个人都可能有所了解,但是我们还是发现,有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去相信星座运势。在巴纳姆效应的表面下,也许有着更深层的人类灵魂。
“伪”产生的深层原因:“不确定”和对命运的抗争
人生在世,总有太多的“不确定”,我很担心哪天灾祸就会降临;我也害怕我对人生伴侣的选择存在盲目和错误;我更害怕我迷失我自己,不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…
如果有了星座,我就可以知道我的运势,
也就能顺势而为,
相信某些时刻的我是无往不利的,
也明白有时候的灾难和困难只是运势的低迷,
而非我自己的无力;
同样,我也能相信,
有些伴侣之间是相合的,我们就是天生的一对,
或者我可以抗拒命运而与爱的人在一起;
更重要的是,我看到了我自己是什么样的人…
也许,我不愿意相信星座、运势、算命,
我会抛下一切命运,
哪怕它用荆棘铺满我的前路,
我也可以拖着磨破的双脚,毅然从中穿行而过。
因为我会挺起我的脊梁,挥舞自由的长刀,
向一切阻碍和束缚宣战…
面对不确定,
我们可以用确定来抚平内心的焦虑,
这无疑是有效的方法。
同时我也相信,当自由被或真或假的心理学框起,
我们也会义无反顾地打破它。
“伪心理学”
心理学希望降福祉于人间,但因为人过于复杂多变,难以估计,所以科学的方法,包括统计、大数据、行为实验、ERP还是fMRI的研究都难以真正揭秘人思维的秘密,因而从来也没办法用最直接的方法来帮助人获得幸福。
其实,心理学有时不论真伪,“真”心理学在使用不当时,又何尝不是对人的一种束缚呢?用品行障碍标记犯了错误的幼小孩子,用精神分裂症来隔绝无法生活于世的痛苦人类。
所以,心理学如果给你带来了宁静与幸福,又何必纠结它的真伪呢?即使受困其中,也总有获得帮助的机会。
#星座运势##心理学#